種菜的兄弟姊妹些,是不是都遇見過這種事?辛辛苦苦育的白菜苗、蘿卜苗,看著嫩生生的怪喜人,一挪到菜地里就蔫了——葉子卷得像蝦子,莖稈軟趴趴的,等了十幾天都沒緩過勁,有的直接就干死了,看得人真心疼!
其實啊,白菜蘿卜移栽哪是“隨便挪挪”就行的?這里頭全是門道。你要是瞎挪,傷了根、選不對時候,苗活不了不說,就算勉強活了,緩苗慢得像烏龜爬,后期長起來也歪歪扭扭,收的時候根本摘不出幾棵像樣的。今天就跟大家擺擺實在的,移栽這兩步走對了,保準棵棵活得精神。
先說說移栽的“時辰”,這可是頭一條要緊事。咱四川這邊春秋天溫差大,不少人看到苗長了兩三片真葉就急著挪,管它大太陽還是下雨天,抓起就往地里栽——這就錯了!
白菜和蘿卜都怕“熱窩子”,最適合移栽的是春秋季的陰天,或者晴天的早晚。你想嘛,大中午太陽曬得地皮發(fā)燙,苗剛挪過去,根還沒穩(wěn)住,水分一下子就被蒸干了,不蔫才怪。要是遇著連陰雨也別移,泥土泡得稀爛,移栽時容易把根須弄斷,就算栽活了,也容易爛根。
再就是“起苗”,這步最考驗細活,好多人栽不活就是敗在這兒。有的圖省事,直接用手扯苗,“咔嚓”一下,根須斷了一大截——要知道,小苗的根須就像人的“血管”,斷多了,栽到地里吸不上水、吸不上肥,怎么活?
正確的做法是,起苗前先給育苗的土澆點“透水”,讓泥土潤潤的,等個半個鐘頭,泥土不粘手了再動手。用小鏟子沿著苗的周圍,輕輕插下去撬松泥土,把苗連帶著根周圍的土坨子一起挖出來——這土坨子別弄散了,就像給小苗的根“穿了件外衣”,根須不受傷,移栽后很快就能扎新根。要是苗長得密,還得順便間苗,弱苗、病苗直接拔了,只留那些莖稈粗壯、葉子綠油油的壯苗,免得挪過去擠著長。
栽苗前,菜地的“底子”也得打好。別直接往板結(jié)的土里栽,先把地翻松,翻的時候順手撒點腐熟的農(nóng)家肥——比如雞糞、羊糞,或者拌點草木灰,把土塊敲碎,摟得平平整整的。然后按行距挖窩子,白菜窩子別太密,株行距留個20來厘米,蘿卜苗更得松快些,至少留30厘米,不然長到后期擠在一起,蘿卜長不大,白菜也包不起心。
栽的時候也有講究,別“深栽”也別“淺栽”。好多人怕苗倒,把土往死里壓,結(jié)果把苗的“脖子”(莖基部)都埋住了——這樣不行!白菜蘿卜的莖稈怕悶,埋深了容易爛莖。正確的是,把帶土坨的苗放進窩子,讓土坨子跟周圍的土平起,然后用手輕輕把苗周圍的土攏起來,稍微按一下,讓土跟土坨子貼緊,別留縫隙,不然澆水的時候水從縫里漏走了,根還是吸不著水。
栽完了別急著丟那兒不管,“定根水”和“緩苗護”這兩步得跟上。剛栽的苗最缺水,立馬澆一次定根水,要澆透,但別澆成“水洼子”,就用瓢沿著苗根慢慢澆,讓水順著土縫滲下去,把根和泥土粘牢。
要是栽的時候是晴天,澆完水最好給苗“遮個陰”——找?guī)赘窀痛顐小棚,蓋層遮陽網(wǎng),或者干脆用樹枝擋一下,別讓太陽直曬。等個三四天,看到苗的葉子舒展開了,不蔫了,再把遮陽的東西撤了,這時候就說明苗緩過來了。
緩苗期間別亂施肥,有的人為了讓苗長得快,剛栽就撒化肥——這是“拔苗助長”!這時候根還弱,化肥燒了根更麻煩。等苗徹底活了,長出新葉了,再澆點淡肥水,比如腐熟的淘米水,或者稀釋的尿素水,量別多,薄肥勤施就行。